永恒资源网给大家带来了关于redis的相关知识,其中主要介绍了关于分布式锁是什么?Redis又是怎么实现分布式锁的?需要满足什么条件?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,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帮助。
一、分布式锁基本原理
分布式锁:满足分布式系统或集群模式下多进程可见并且互斥的锁。
分布式锁应该满足的条件:
可见性:多个线程都能看到相同的结果,注意:这个地方说的可见性并不是并发编程中指的内存可见性,只是说多个进程之间都能感知到变化的意思
互斥:互斥是分布式锁的最基本的条件,使得程序串行执行
高可用:程序不易崩溃,时时刻刻都保证较高的可用性
高性能:由于加锁本身就让性能降低,所有对于分布式锁本身需要他就较高的加锁性能和释放锁性能
安全性:安全也是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环
常见的分布式锁有三种:
Mysql:mysql本身就带有锁机制,但是由于mysql性能本身一般,所以采用分布式锁的情况下,其实使用mysql作为分布式锁比较少见
Redis:redis作为分布式锁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使用方式,现在企业级开发中基本都使用redis或者zookeeper作为分布式锁,利用setnx这个方法,如果插入key成功,则表示获得到了锁,如果有人插入成功,其他人插入失败则表示无法获得到锁,利用这套逻辑来实现分布式锁
Zookeeper:zookeeper也是企业级开发中较好的一个实现分布式锁的方案
二、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
实现分布式锁时需要实现的两个基本方法:
获取锁:
互斥:确保只能有一个线程获取锁
非阻塞:尝试一次,成功返回true,失败返回false
释放锁:
手动释放
超时释放:获取锁时添加一个超时时间
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原理:
resource_name:资源名称,可根据不同的业务区分不同的锁
my_random_value:随机值,每个线程的随机值都不同,用于释放锁时的校验
NX:key不存在时设置成功,key存在则设置不成功
PX:自动失效时间,出现异常情况,锁可以过期失效
利用NX的原子性,多个线程并发时,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设置成功,设置成功表示获得锁,可以执行后续的业务处理;如果出现异常,过了锁的有效期,锁自动释放;
版本一
1、定义ILock接口
锁误删问题
问题说明:
持有锁的线程1在锁的内部出现了阻塞,这时锁超时自动释放,这时线程2尝试获得锁,然后线程2在持有锁执行过程中,线程1反应过来,继续执行,走到了删除锁逻辑,此时就会把本应该属于线程2的锁进行删除,这就是锁误删的情况。
解决方案:
在存入锁时,放入自己线程的标识,在删除锁时,判断当前这把锁的标识是不是自己存入的,如果是,则进行删除,如果不是,则不进行删除。
版本二:解决锁误删问题
锁释放的原子性问题
问题分析:
上述释放锁的代码依然存在锁误删问题,当线程1获取锁中的线程标识,并根据标识判断是自己的锁,这时锁到期自动释放,恰好线程2尝试获取锁,并拿到了锁,此时线程1依然执行释放锁的操作,就导致误删了线程2持有的锁。
原因在于,由java代码实现的释放锁流程不是原子操作,存在线程安全问题。
解决方案:
Redis提供了Lua脚本功能,在一个脚本中编写多条Redis命令,可以确保多条命令执行时的原子性。
版本三:调用Lua脚本改造分布式锁
下载说明:
1、本站所有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交流之用,因此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!
2、本站不提供任何实质性的付费和支付资源,所有需要积分下载的资源均为网站日常活跃所需,积分可通过日常活跃免费获得!
3、本站所有资源仅用于学习及研究使用,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所下载资源,切勿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及连带责任本站和发布者概不承担!
4、本站站内提供的所有可下载资源,本站保证未做任何负面改动(不包含修复bug和完善功能等正面优化或二次开发),但本站不保证资源的准确性、安全性和完整性,用户下载后自行斟酌,我们以交流学习为目的,并不是所有的源码都100%无错或无bug!如有链接无法下载、失效或广告,请联系客服处理!
5、本站资源除标明原创外均来自网络整理,版权归原作者或本站特约原创作者所有,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告知本站,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!
6、如果您也有好的资源或教程,您可以投稿发布,成功分享后有站币奖励,同时还能获得对应的人气!
7、如果您喜欢该资源,请支持官方正版资源,以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!
8、请您认真阅读上述内容,注册本站用户或下载本站资源即您同意上述内容!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yonghengzy.cn/blog/3486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0